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目前,国家对中药材质量的管控越来越严格,随之改变的是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条件。以前我们经常见到的加工场景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加工场景,是这样的。 燕窝加工-去除杂质 甘肃某企业大货加工流水线 以下为药材帮整理编辑的中药材采收加工包装理论知识,以及36种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交流探讨。具体加工技术,需要结合企业的情况,具体制定。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感谢打赏支持 一、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药用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当入药部位器官达到药用要求时,则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收获,这一过程称为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期:是指药用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药用的要求,达到采收标准的收获时期,一般每一年终按照月、旬表示采收期。 采收年限:也称为收获年限,是指播种(或栽植)到采收所经历的年数。 中药采收的目的:适时采收,利于优质高产;纯净药用部位,便于商品分级;分离不同药用部位,使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材的传统采收原则:根据有效成分在体内的消长规律、传统经验和生物特性决定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中药材的现代采收遵循原则: 1.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的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位产量变化不显著者,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即为采收期; 3.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是其适宜采收期; 4.当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位的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应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5.有多重因素影响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的却是复杂的,可借助计算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根据公式:有效成分总量=药材单产量*有效成分。 二、加工 中药材加工: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植物、动物、矿物进行采收与加工处理技术。 产地初加工:药材必须在产地进行拣选、筛选、风选、清洗、切剥等,然后去除非药用部位,在进行干燥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其尽快形成商品药材。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1.除去杂质和非要用部位,保证药材品质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3.进行初步处理,利于药材干燥。4.保持有效成分,保证药效。5、整形、分等,利于按质论价。6.便于包装、贮藏和运输。 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制、调配、制剂前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要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中药材。 中药材产地切制:指将净选后的新鲜药材直接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加工工艺,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 蒸、煮、烫的目的:一、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处理,则易干燥。二、药材经加热处理后,便于刮皮,如明党参、北沙参等;三、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如桑螵蛸、五倍子等;四、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如黄精、玉竹等;五、蒸、煮、烫可使一些药材中的酶类失去活性,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发汗:有些药材产地加工时,通常将药材在晒、微火烘或微煮后,堆置起来发热、“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散发,促进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的方法。 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被干燥药材中水分的气化量,即水分量的减少值。 干燥目的: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干燥指通过汽化蒸发除去药材中水分的过程。 三、包装 中药材的包装:指根据中药材的自然属性,选取适当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采取一定的技术,将中药材包裹封闭,进行必要的装潢并印刷适当的标记和标志的过程。中药材包装的目的:1.保护中药材2.便于流通3.促进销售4方便使用 中药材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1.相容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对等性原则5美学性原则6无污染原则。 中药材贮藏中变异的因素:空气、温度、湿度、光线、微生物、虫害、鼠害。 中药材贮藏中变异的现象:发霉、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 泛油:中药材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干燥药材表面呈现油状物质,伴有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加入药材帮种植·加工交流群、产销对接群、炮制·鉴定群等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