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具有针刺和灸疗双重作用,治病首

时间:2017-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简单,见效迅速。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

火针原理

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临床常有事半功倍之效。其原理,可概括为:

1.借火助阳:借助火热,通过穴位、经络,激发经气,温壮阳气,是火针治疗之本。2.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腠理腧穴开启经络之外门,给邪以去路,使脓毒、瘀血、水湿、痰浊及六淫之邪外出,而祛除病因,是治本去根。

3.以热引热:借火开外门,使毒外泄,乃治病求本。通过以上作用达到温壮阳气、生肌敛疮、散寒除湿、祛风止痒、祛瘀除腐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除麻木、止咳定喘、清热泻火解毒目的。

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不变软的钨锰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导热差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针体较粗,针头较钝。作为针具,以高温下针体硬度高、针柄不宜导热为优。

常用的有单头火针、三头火针。单头火针又有粗细不同,可分为细火针(针身直径约0.5mm)和粗火针(针身直径约1.2mm)。亦可用30~28号(直径0.28~0.38mm)的毫针,创伤较小,治疗范围广,患者较易接受。

操作方法

1.选穴与消毒:①选穴:

取穴原则:辨证取穴、辨病取穴、阿是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与毫针选穴基本相同,但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软组织伤及各种疼痛疾病,以阿是穴及阳性反应点为治疗点。选定穴后,用棉签在穴上按压一凹陷标志以利进针。②消毒:火针治疗应严格无菌操作,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与毫针刺法消毒相同。

2.烧针与针刺:①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明确指出:“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程度:需烧至白亮,否则不宜刺入,也不宜拔出,而且剧痛。②针刺:可用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毫针烧后更宜垂直刺入,否则易弯针,很难刺入。毫针火针可以留针5~10min左右。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

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出针后处理:火针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即可。一则可以减轻疼痛,二则可以保护针孔。火针后,针眼处皮肤可出现微红、

灼热、轻度肿痛、痒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处理。在针眼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前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若针眼或局部皮肤发痒、红肿,甚至出现脓点,不可用手搔抓,以防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可用碘伏涂抹,1周内可消失。

3.针刺的深度: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针灸大成·火针》说:“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部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至于痣疣的针刺深度以其基底的深度为宜。毫针火针的针刺深度与毫针针刺大致相同。

适应证

经临床10余年3000余例患者的观察,30~28号(直径0.28~0.38mm)的毫针做火针疗效亦较好,特别对于痹证及各种软组织疾病引起的疼痛,有时可收立竿见影的效果。火针对以下疾病疗效较好。1.肿块类疾病:实质性肿物、囊性肿物、腱鞘囊肿、脓性肿物、弥漫性肿胀、筋瘤等。2.皮肤疾病:①局灶性皮损,痒痛类疾病。各种痣疣、鸡眼、表浅感染、神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甲下血肿等。②溃疡类疾病。瘘道、肛裂、肛瘘等。③疮口、窦道、毛囊炎。3.脏腑病变。乳房肿块。4.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关节炎、疣、淋巴结核、网球肘、滑膜囊肿、带状疱疹、外阴疾病、乳腺疾病、痣、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胼胝、痹证、痤疮、背部筋膜炎、颈腰椎病、表浅良性肿瘤等的病例较多,疗效好。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1.痹证:①膝部:取阿是穴膝眼、鹤顶、阳陵泉、梁门、委中、伏兔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有积液则在最高点用粗火针点刺,让积液外流。②肩部:取阿是穴、肩!、肩"、天宗、颈夹脊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③腰部:取阿是穴夹脊穴、委中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④颈椎病:取夹脊穴、曲垣、肩贞、天宗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⑤腰椎病(包括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痛):取夹脊穴、腰俞、命门、大肠俞、环跳、髀关、委中、阳陵泉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⑥网球肘:以中、细火针浅刺肘部阿是穴2~3针。细火针刺颈夹脊、天宗等。⑦扭伤:取阿是穴及瘀血处,点刺使污血出尽,肿立消,痛立止。2.瘰疬:以粗火针点刺核上3针(核上部、中央部和下部),深至核中心部分。3.内科疾病:均以细火针点刺,每日或隔日1次。①慢性结肠炎:取水分、中脘、天枢、阴陵泉、命门、下巨虚。②便秘:取中脘、支沟、天枢、足三里、下巨虚。③高血压:

取百会、曲池、气海、石门、太冲。④哮喘、咳嗽:大椎、风门、肺俞、鱼际。⑤面瘫:地仓、颊车、翳风。⑥高血脂:丰隆、足三里、曲池、中脘。4.腋臭:取腋部阿是穴(大汗腺口)。患者仰卧,充分暴露腋窝,首先仔细寻找大汗腺(大汗腺多有棕纹毛孔,或孔口色暗,其口有黄色汗液)。将中、大号火针烧通红后,直刺大汗腺毛孔中,深达其根基部,深约1.5~2寸,再于大汗腺的上下左右1寸处选2~4个点,用烧红的火针斜刺向大汗腺的根基部。刺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针后保持局部皮肤干燥,3日后可再针1次。5.色素痣:取阿是穴(痣区)。视痣区大小,用单头或多头火针。烧火针至白亮,迅速刺入痣中心,所刺深度由痣的大小而定,与皮肤相平的痣,进针不宜深过皮下,高出皮肤的痣,进针可稍深,由痣的中心逐渐向边缘点刺,但不要刺正常皮肤。

6.静脉曲张:取阿是穴、血海。阿是穴用细中火针点刺曲张静脉,重者用止血带结扎病灶上方,再用火针点刺病灶,使恶血出尽,松开止血带后,再用毫火针刺血海穴。

7.疔、疖、痈、疮及久不收口:取阿是穴。用中粗火针点刺局部出污血,并可拔罐。8.甲下血肿:用中细火针点刺病甲,穿透硬甲即止,不伤甲床,瘀血流出。火针疗法的注意及禁忌火针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方法,因此针灸的禁忌证也都是火针的禁忌证。

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

1.施用火针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或火灾等意外事故。

2.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等他们的不适症状缓解再行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

3.早期的恶性肿瘤及大月份的怀孕妇女,都是火针的禁忌。

4.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5.面部应用火针需慎重。古人认为面部禁用火针。因火针后局部有可能遗留小疤痕,因此古人认为面部应禁用。但如我们在操作时选用毫针烧刺,则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不会出现疤痕,因此禁用火针在面部不是绝对的。

灸疗法·

艾灸带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骨痛,以腰膝酸软无力、步履艰难等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艾灸带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全部来自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艾灸)30例。

火针疗法可以温通经脉使得气畅血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故可治疗各种痛证。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筋肉肌肤失于濡养,则可出现痉挛、抽搐、麻木、瘙痒等症。

火针疗法温煦机体,疏通经络,鼓舞气血运行,故具有解痉、除麻、止痒之功。对于一些久治难愈的疮口如慢性溃疡、破溃的瘰疬、臁疮等,火针可起到独特的生肌收口之效。

因火针温通经络、益气活血,使疮口周围瘀滞的血液因经脉畅通、循环加速而易于消散,病灶周围组织营养得到补充,从而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加快疮口愈合。

火针的生肌敛疮作用是毫针所不能比拟的.

祛邪散热

火针针具较粗,加之借助火力,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风邪和有些有形之邪可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所谓“开门驱邪”。

如风寒外袭,肺失宣降,出现喘咳症状,火针可以通过温热刺激腧穴经络,以温散风寒,驱邪外出。

邪气散则肺气宣发肃降功能调和,症状自除。又如寒湿之邪侵入机体,痹阻经络而引发各种痛症,火针借其火力,可温化寒湿、流通气血,气血行,经络通则疾病除。

火针亦可用于热证,对于火热毒邪时有奇效,“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这就是古人‘以热引热’的理论。

痄腮、蛇串疮等病症属热毒内蕴,使用火针可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引动火热毒邪外出,从而使热清毒解。

去腐排脓,生肌敛疮

火针对机体的刺激量较大,也可用来刺血,因此,火针虽属温通疗法,但也兼有强通疗法的性质。所以,火针疗法是针灸治疗疑难杂症、重症痼疾的有力工具。

医学培训中心

全国基层医疗公益培训通知

年8月19日全国第77《实用基层医疗新技术公益学习班》将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欢迎参加学习

讲授内容:皮肤病、前列腺、鼻炎、美容祛斑、火针疗法、膝关节灌洗、多功能液针刀疗法临床应用、三氧临床应用等。

费用:免收学费,仅交资料及会务费共元即可。

开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开课时间:年8月19日—21日(19日报到)

鉴于课室座位有限,每期学习名额有限,学习人员名单以报名时间为准,快速抢座!

报名/咨询或迟老师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jbby/6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