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有两类:(1)、急性半月板损伤主要是保守治疗,抽吸关节内积血,支具固定等;陈旧性的半月板损伤是不能自行愈合的,但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无需特殊治疗。(2)、对于症状严重者考虑手术治疗,采用半月板修复或半月板切除。 一、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或切除)术后康复 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消除下肢肿胀、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创口愈合。 (1)踝泵练习。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3)腘绳肌等长练习。 2、术后1天:增加下肢力量,改善本体感觉。 (1)开始各个方向抬腿练习。 (2)负重及平衡练习: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交替的移动重心。 3、术后4天:改善关节活动度。 (1)开始单腿站立平衡练习。 (2)开始俯卧位勾腿练习,在0°到45°屈伸范围内进行,练习后如关节肿胀立即冰敷。 (3)主动屈膝达90°。 4、术后1至4周:恢复膝关节全范围活动。 (1)术后1周,被动屈曲练习,被动屈曲角度达到°,主动屈曲大于90°。 (2)术后2周,被动屈曲练习,被动屈曲角度达°,可开始靠墙静蹲练习。 (3)术后3周,被动屈曲练习,被动屈曲角度达到°。 (4)术后4周,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健侧相同。 5、术后1到2个月: (1)台阶前向下练习。 (2)保护下全蹲。 二、半月板修复(缝合、半月板钉等各种固定方式) 半月板前、后角损伤缝合术后可早期部分负重;半月板体部损伤缝合术后4周内患肢完全不负重,并且术后1到2周内不进行屈曲练习,术后4周内不进行主动屈曲练习。 1、保护期:术后1天到4周,术后伸直位夹板固定。维持下肢力量。 (1)麻醉消退后,开始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练习、腘绳肌等长练习。 (2)术后2天,开始各个方向抬腿练习。 (3)术后2到4周,继续并加强上述力量练习;强化腿部肌力;每周被动屈膝,角度不超过90°。 2、中期(术后5至7周)改善活动度 此期不得过多行走,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1)负重及平衡练习;负重要以体重的30%开始逐渐增加。 (2)膝关节主动屈曲练习,但被动屈曲角度维持在°。 3、后期(8到12周)增加下肢肌肉力量,恢复膝关节功能。 (1)术后8周,患肢可完全负重。 (2)术后8周后,逐渐强化屈曲练习,在术后12周内逐渐达到全范围屈曲。 (3)开始俯卧勾腿练习,静蹲练习,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4、恢复运动期(术后3个月后) (1)开始单膝蹲起练习。 (2)坐位抗阻伸膝。 (3)保护下全蹲,台阶前向下练习。 素材整理自网络 若有侵医院骨伤康复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