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诊疗策略及典型病例分享导读 什么是踝关节不稳呢? 踝关节不稳又叫做习惯性崴脚,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导致最终踝关节不稳定,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进入“扭伤—不稳—再扭伤—更不稳”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踝关节后撞击综合症呢?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踝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间发生摩擦,产生疼痛的一种疾患。该病既可以是先天形成也可以是后天形成。包括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两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通常患者有踝关节扭伤史,损伤部位疼痛,可由特定的动作引起,可伴有“打软”感。症状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可部分缓解。损伤部位相对应的关节间隙压痛。踝关节被动时可诱发疼痛。 典型病例分析23岁賀女士,因多次崴脚、走路多会感到疼痛,近几日踝关节肿胀、疼痛特门诊就诊,经过询问賀女士几年前曾发生过车祸因当时未有不适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会不会是几年前的陈旧伤? 综合賀女士所说车健博士给賀女士做了踝关节体格检查,结合病史考虑是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引起的踝关节不稳。在考虑完周围韧带问题以后车健博士看见賀女士右边鞋子的鞋底很薄和左边鞋子形成鲜明对比,车博士就问“鞋子是经常磨吗?”賀女士回答:“很长时间鞋底总是磨的很快”这时车健博士又意识到一个问题,考虑是不是有踝关节后方的撞击综合征导致賀女士不敢做跖屈活动长期形成的习惯,初步考虑以后决定让賀女士做X线片、MRI来看韧带损伤的情况及踝关节骨性结构。 影像结果出来了,原本以后是踝关节不稳的问题,现在看来跗三角软骨撞击和跗三角软骨撞击引起的拇长屈肌腱囊肿才是大问题。拇长屈肌腱囊肿如果生长得比较快,体积比较大,踝管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它会挤压胫后神经、胫后动脉,所以,会出现足底的麻木和足底的无力,会出现疼痛及一系列并发症。这个时候,主张尽早手术治。 因为拇长屈肌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传统开放切口手术很容易伤到周围神经、血管。再三考虑以后车健博士和賀女士沟通推荐以关节镜微创技术来做跗三角软骨、拇长屈肌腱切除术。 因为关节镜微创技术比传统大切口手术风险要小的多,感染率小,预后也更美观。 经过沟通賀女士也同意了以关节镜微创技术来完成手术。 术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跗三角软骨增生撞击导致拇长屈肌腱囊肿。 关节镜下行跗三角骨和拇长屈肌腱囊肿切除术,在解决了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引起的问题以后我们考虑行踝关节伸肌支持带加强术来解决踝关节不稳导致的“习惯性崴脚”。 专家简介车健丨运动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医院。医院运动医学科刘玉杰教授,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崔国庆教授,医院纪斌平教授,学习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 擅长肩、肘、髋、膝、踝等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是膝关节游离体,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复发性髌骨脱位,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冻结肩,肩峰撞击症,肩袖损伤,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肘关节僵硬,游离体;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游离体,撞击综合征,距骨骨软骨损伤,距下关节炎等等关节疾病。 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在国际运动医学杂志KSSTA发表SCI论文一篇,影响因子3分。参与了国际性专著《坎贝尔骨科学》第十二版的编译工作。 年创办泽美运动医学,致力于推动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累计完成关节镜手术数千台,学识渊博,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