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膝盖睡一觉就疼了,咋回事

时间:2021-8-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好好的膝盖睡一觉就疼了,咋回事?

昨天起床看第一眼手机,就发现同一个号码的好几个未接来电——一个“胖”朋友。

“你可算起来了,快疼死我了。好好的膝盖睡着睡着就疼了,越来越疼,越来越肿,越来越烫。钻心疼……”

我一听暗笑“昨天又胡吃海喝了?”

他很诧异“你怎么知道?海鲜,还喝了点啤酒”

“哈哈哈,恭喜你!”

大家肯定和我这朋友一样,觉得我这个医生不地道。但确实是值得恭喜。

一次短痛预警并可能避免了以后的长痛,不值得恭喜吗?

这个短痛就是痛风性关节炎,

长痛就是高尿酸血症。

1为何痛风最扫兴?

                          

痛风大概是最扫兴的病了。头天吃个兴高采烈,等不到第二天就痛个生不如死。而且这个疼是最严重的疼痛之一,号称“百痛之王”。那为什么吃点好的它就发作了呢?

痛风本质上是血中尿酸含量高到一定程度后,尿酸盐从血液中析出诱发的关节炎。尿酸就像黄河里面的泥沙,泥沙不多它就跟着黄河走了,一多它就沉积在河床,就出问题。

为什么尿酸浓度会过高?百分之九十是因为你“嘴巴”吃了太多高蛋白的食物,这些“好东西”会变成尿酸,而你的“肾”却排不出去。所以在你的“肾”没有出现太大异常的情况下,痛风大多是因为你“吃”太多了。

那你会问了,老虎天天吃肉,为啥不得痛风。对不起,老虎有尿酸酶,可以把尿酸氧化为完全不会沉淀的尿囊酸(如果尿酸是黄河里面的泥,尿囊酸就是盐,撒多少都不会沉淀)。万年前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不小心丢掉了尿酸酶,所以只有猴子和咱们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会得痛风。

你又会问了,一桌子人全吃海鲜喝啤酒,为啥就我发作了。前面说了,这尿酸主要靠“肾”排出,而每个人“肾”排泄能力不一样,你天生就比别人差一点。

这说的肾是管排泄的肾,跟您的“雄风”肾暂时没有关系,记住,是暂时哦。  

2帝王之疾驾临凡间

其实,痛风不光是高级动物的专利,还曾经是高级人物的专利。历史上,它被称作“帝王之疾”、“宫廷病”。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我国元世祖忽必烈都是痛风患者。那个时候,痛风是国王的疾病,也是疾病之王。

后来物质丰富一点贵公子也有条件得这病了,所以又被称为“花花公子病”。盖伦(公元—年)认为“痛风是酒神和维纳斯的女儿”,强调节食、戒酒、禁欲。

再后来连医生或者科学家也有条件得这个病了,这个病就彻底“庸俗化”了。

第一次把痛风作为单个疾病从风湿病的混合体中划分出来的ThomasSydenham医生,后来分离出尿酸的化学家Wollaston都是痛风患者。相比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真是个“善良”的疾病,他会不停地警告你,而不是一下就心梗了、偏瘫了或者愉快地骨折了。他狠狠的警告你一下,然后最多40天就自己好了,您痛定思痛还可以继续研究他。

3除了“睡一觉”,还有什么会诱发痛风?

除了睡一觉,扭一下、冻一下、开一刀都会诱发痛风。而膝关节也不是痛风的主场,大脚拇指才是它的最爱,其实膝盖以下、胳膊肘以远任何组织都可能受累。

一定要注意,睡一觉就疼了可不光是痛风哦,化脓性关节炎、肿瘤都需要鉴别排除,所以还是把看病这件事交给医生。强调一下,痛风发作的时候尿酸可不一定高哦,不要偏执于化验单,您的大夫的经验最重要。

4痛风除了很痛,也很邪恶

虽然比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善良一点,但痛风毕竟也是病,本质是邪恶的。痛风有两大危害。第一、关节的危害。长期的尿酸盐沉积诱发慢性炎症,最终可导致严重的关节残疾。第二、高尿酸血症就像高血糖一样,慢慢侵蚀你的心血管系统、肾脏,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这真的会影响你的“雄风”)。

                          

5痛风怎么治

既然痛风是富贵病,所以身为富贵人的您过过穷日子是明智的选择,从源头降低尿酸是痛风的根治之法。降尿酸要分清楚您是生成过多型还是排出不足型,以便对症下药。当然,基础都是管住嘴,节源开流才是正道。

其中,降尿酸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降尿酸药引发的痛风发作。这是因为用药后血尿酸降低诱发了关节内尿酸结晶的溶解诱发的,是好事,刚开始降尿酸的时候合并使用消炎镇痛药或者秋水仙碱就可以了。第二、药物诱发的痛风。常见的有利尿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肿瘤化疗药等等,我们应该高度注意,别按下葫芦浮起瓢。

总之,痛风的治疗原则不是治疗痛风,而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在关节的表现而已,它随着血液到处跑,危害无处不在。况且,尿酸降低了,釜底抽薪,痛风自然难以兴风作浪。所以,治好了高尿酸血症,您的“肾”您的关节都会好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您的这一次痛风发作,这一次报警是不是值得庆贺呢?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yfbf/14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