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半月板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半月板就是位于膝关节内,股骨和胫骨关节间隙的一对半月形的纤维软骨垫。它主要的作用是减缓运动过程中,对于上下关节面的压力,类似弹簧或橡胶垫的作用。 半月板本身基本没有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于关节囊内产生的滑液,只有少数靠近胫骨边缘的半月板,可以蹭一点血流。因为半月板的血液供应及其匮乏,所以说,一旦损伤或破裂后,很难恢复或愈合。 四个动作对半月板损伤最严重,如果你也有,尽早改正。 第一个动作:半蹲转体。 当膝关节伸直时,两侧的副韧带呈紧绷状态,膝关节稳定,当膝关节半屈曲时,股骨髁与半月板的接触面缩小,由于重力的作用,半月板下面与胫骨的接触较为固定,如果此时膝关节突然旋转,会产生巨大的研磨力量,从而很容易导致半月板的破裂。 所以说,半蹲位或者是蹲位时的猛然起身,是最容易损伤膝关节的危险动作。 第二个动作:直立冲击。 自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以后,膝关节承受了人体的大部分重力作用。对于从事弹跳类动作频繁的运动,或者不慎从高处坠落下肢着地的情况,对于膝关节的冲击力可能数倍于体重的力量。就算半月板的缓冲能力再强,结构再坚韧,也有可能在冲击的瞬间,导致半月板的碎裂。 第三个动作:负重跋涉。 由于膝关节承受了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所以对于重体力劳动者,以及长时间负重跋涉的行为,会对半月板造成慢性磨损。在临床上,很多的体力劳动者的膝关节老化非常严重,常常较其他器官更早衰老,导致半月磨平,变薄,甚至消失。由于半月板的缓冲作用减弱,或在活动中,关节面直接接触摩擦,导致病人膝关节功能减退,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第四个动作:登高爬山。 我国有众多的登山爱好者,特别是有闲有钱的人群。人体在40岁左右是个分水岭,对于40多岁的中年人来说,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开始减退,膝关节也同样如此。 进入中年以后,人体的钙出现负平衡,骨骼内钙的流失增多增快,关节内分泌的滑液也开始减少,半月板致密度下降,不如年轻时“耐磨”。 如果此时经常从事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登高、爬山、爬楼梯等动作,将加速膝关节的磨损和老化。 半月板损伤后,如何进行保养和治疗呢?建议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急性损伤后,要及时进行冷敷和固定。 冷敷越早越好,一般需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进行。早期的冷敷,可以减轻损伤后组织的出血和水肿,利于后期的恢复。同时给予适当固定。现在最为常用和效果最好的固定方式就是石膏固定,当然也可以用支具或夹板固定。 对于半月板碎裂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残存的半月板在精心养护后,会有一定的再生功能,但是切除后的膝关节也很容易产生骨关节炎。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建议进行切除。 第二件:慢性损伤的病人,大多是长时间的劳损所致。 除非改变行为方式,半月板的损伤,将会继续下去,直至磨平、消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对于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定出现半月板磨损的病人,除了减轻劳动强度,注意休息以外,还要做到对膝关节的保护,比如佩戴护膝,注意保暖,局部理疗,促进血液循环等,另外也可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第三件:改善半月板营养或进行关节置换。 对于损伤严重的半月板,可以关节腔注射药物,或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现在这类操作和手术都比较成熟,部分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