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主治五官病证,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阳池穴位置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腕关节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到腕关节横纹处有一凹陷处,或简单地说腕背横纹中点即是本穴。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 穴名解析阳池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 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 (1)阳池。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 ()别阳。别,离别也。阳,阳气也。别阳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由此别走厥阴心包经。本穴物质为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因其强盛饱满,而与之相表里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部位天之上部的阳气虚弱,因此三焦经的阳气有本穴别走厥阴心包经,故名别阳。 (3)发阳。发,生发也。阳,阳气也。发阳名意指三焦经在此生发阳气。理同阳池名解。 三焦经源。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三焦经原穴。 功效与主治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腕痛,消渴,女性手脚冰凉。 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 穴位配伍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麻木疼痛。 配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肿痛。 配胃脘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实用小窍门将手背往上跷,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它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 消除发冷症除了按摩阳池穴外,还可以将关冲、命门配合起来加以刺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