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肌骨领域应用日益增加,当临床发现关节处肿块时,除了MRI,通常也选择该项检查。法国的Moraux学者等人对6例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肿块的病例进行了超声检查,证实均与髌骨外侧支持带缺失有关,文章发表在年第7期的JUltrasoundMed杂志上(原始文献PMID:)。 病例1-4 这4例患者(3女1男,6-10岁及65岁)均因膝关节肿胀进行检查,既往无创伤史或手术史,屈膝时见软组织肿块凸出,局部皮肤无明显改变。 所有病例超声检查均在屈膝关节30°和最大屈膝状态下行静态和动态扫描。病例1先行MRI检查,未发现软组织肿块,仅在T1WI上显示髌骨外侧支持带中心部位的局部等信号区(图1AB),而膝关节屈曲时超声检查可见髌下脂肪垫自髌骨外侧支持带缺失处向外凸出形成「肿块」结构,探头加压后可变小(图1D和视频1),而膝关节伸展时「肿块」消失,髌骨外侧支持带中心呈现与MRI相似的低回声结构(图1E)。其他3个病例均先行超声检查,所见与病例1相似。 图1患者女,12岁,屈膝时右膝盖前外侧可见肿块(图C,箭头)。图A和B分别为MRI轴向T1WI和压脂T2WI,显示膝关节前外侧无明显肿块。图A可见局灶性等信号区(短箭头)位于髌骨外侧支持带(长箭头)中心,而在图B的压脂T2WI中未见显示;图D为最大屈膝位声像图,显示髌下脂肪垫(短箭头)经髌外侧支持带缺陷处(长箭头)凸出;图E为伸膝位声像图,显示呈低回声的髌下脂肪垫。ITT:髂胫束;MFC:股骨内侧髁;PT:髌腱 视频1 病例5 患者男,65岁,膝关节前外侧触及无痛性、迅速肿大肿块。超声检查可见病变区皮下边界清晰的分叶状无回声肿块,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状态下经髌骨外侧支持带缺损处疝出(图2)。MRI检查证实肿块为疝出的腱鞘囊肿。 图2病例5超声和MRI所见。图A为超声检查显示膝关节区的腱鞘囊肿,其深层部分位于髌下脂肪垫内(无柄箭头),浅层部分(三角箭头)经髌骨外侧支持带(长箭头)缺损处(星号)凸出;图B和图C为MRI轴向T1WI和矢状压脂T2WI,显示腱鞘囊肿位于髌下脂肪垫内的深层部分(无柄箭头)和经髌骨外侧支持带缺损处(星号)向外凸起形成的浅表部分(三角箭头)。P:髌骨;PT:髌腱 病例6 患者女,55岁,膝关节前外侧触及一无痛性缓慢生长肿块,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超声检查可见一边界清晰的脂肪组织样肿块,位于髌骨外侧支持带中心缺损处,不随体位改变移动,探头加压下无明显变小(图3A和视频2)。MRI检查提示为跨越髌骨外侧支持带深层和浅层的脂肪组织(图3BC)。后经手术切除,病理提示为源于髌下脂肪垫的脂肪瘤。 图3患者6超声和MRI所见。图A为超声示髌骨外侧支持带两侧(箭头)的脂肪瘤,经缺损处(星号)分为浅层(三角箭头)和深层(无柄箭头);图B和C为MRI轴向T1WI,显示髌下脂肪垫内脂肪瘤的深层部分(无柄箭头)和经髌骨外侧支持带局限性缺损(星号)向外凸起形成的浅层部分(三角箭头)。ITT:髂胫束;P:髌骨;PT:髌腱 视频2 作者指出,髌韧带及髌骨内侧和外侧支持带构成了髌骨的固定支持结构,其中的髌骨外侧支持带中有一浅层附着于髌骨和髌骨韧带并向外侧延伸至髌胫束和股外侧肌筋膜,深层则含有增强韧带,为髌骨提供稳定支持。 有研究发现,髌骨外侧支持带缺失虽可导致局部结缔组织松弛,但并无撕裂或退行性变,从而认为外侧支持带缺损更可能是生理性变异而非病理状态。 膝关节肿块并不少见,包括滑囊炎、腱鞘囊肿、半月板囊肿及脂肪瘤等。然而,髌下脂肪垫、腱鞘囊肿及脂肪瘤等通过髌骨外侧支持带缺损处疝出却不常见,既往报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可能与儿童膝关节结缔组织较薄有关。 作者指出,本报道的6个病例均与髌骨外侧支持带缺损有关,导致局部结缔组织变薄,从而导致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