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状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497420.html 黑帮老大打架之前掰掰手指关节,会发出响亮的“咔咔”声,令对手闻风丧胆,以为其功夫了得,直呼“老大饶命”…… 同为掰手指,有人靠它混社会,有人却靠它拿了诺贝尔。 唐纳德·昂格尔(DonaldUnger)小时候,他的母亲和姑姑警告他不要掰指关节,因为这样会得关节炎。 为了证明她们是错的,他以身试法,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实验——具体措施是每天至少掰两下左手指关节,同时让右手的指关节(大部分)保持完好。 左边掰右边不掰的习惯保持了50年后,昂格尔(当时是加州千橡市的一名医生)检查了自己的手,发现两种手都没有关节炎的迹象,也没有其他区别。 开心的他在《关节炎与风湿病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认认真真写道:“初步调查表明,掰手指与手指关节炎的发展之间缺乏相关性。” 这个特别的“研究”并不完全是科学的。因为单个研究的样本还远远不够,不足以对整个人类群体得出一个研究支持的结论,昂格尔也不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 但昂格尔的研究吸引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严格的实验,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掰指关节可能不会导致关节炎。 凯文·德韦伯(KevinDeWeber)是华盛顿温哥华和平健康西南医疗中心的一名体育和家庭医生,同为掰手指爱好者,他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研究。 他项研究于年发表在《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杂志》上。研究显示,大约20%的人报告说他们经常会掰手指,但是他们的手并不比那些不掰手指的人更容易患关节炎。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总结指出,多项研究结论显示是否习惯掰手指,以及掰手指的频率和关节炎的发生率没有必然联系,习惯掰手指并不会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既然这项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为什么掰手指会导致关节炎的神话仍然存在呢? 德韦伯认为这可能与掰手指的声音有关。“掰手指的声音会让那些没有这么做的人感到厌烦。所以他们就编了个故事来阻止这种行为。” 尽管它可能是错的,但是这个虚构的故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关节与关节之间有空隙,叫关节腔,关节腔里填充有关节滑液。关节滑液主要的目的是缓和关节间的冲击,帮助关节间彼此间滑移,起到润滑、缓冲的作用。 掰手指能发出响声是因为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微小的气泡,然后迅速坍缩,产生独特的声音。 在船舶的螺旋桨中,气泡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和弹出,并且在那种环境中它们确实会造成损害,所以在这个原理下下,有人提出掰手指也会损害关节的论点。 “但是船舶螺旋桨的机械结构和关节的力学是不同的。”德韦伯说。“你在做一些有力的动作,所以它看起来像是在伤害关节。”“这是人们可能会得出的一个自然结论,但它没有任何支持证据。” 相反的是,关节弹响时,不但不会造成关节损伤,而且有助于解痉、消炎。因为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毛细血管会受到刺激,从而会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 手指变粗是因为指关节受损后发生了骨质增生,因此,手指变粗并不是掰指关节造成的。 不过,掰手指虽然不至于引发关节炎,但依然不建议养这个习惯,尤其是小孩子。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认为,常年掰手指可能会引起双手肿胀并且降低握力。 至于可爱的昂格尔,因质疑自己的指关节拉伤习惯而获得年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的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