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出来的半月板,你了解吗

时间:2024/8/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

原创骨科张亮医生骨小亮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膝关节半月板的一种异常(畸形)表现,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呈盘状而得名。

区别所在

正常半月板内部的组织结构相同,均为粗细不等、排列平行的胶原纤维束,血管位于纤维束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之中并均匀放射状排列。

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不同,其内部的纤维束排列混乱,疏松结缔组织少,血管稀小、排列错乱,这些特点提示盘状半月板既容易退变及损伤,损伤又不容易愈合

发病原因

盘状半月板是相对于正常半月板形态的遗传性变异,主要是胚胎期盘状的半月板组织在结构卷曲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盘状半月板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较大争论。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在外侧,极少发生在内侧。绝大部分为双侧膝关

临床表现

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以后,发生疼痛、伸直受限是其主要、典型临床表现。关节弹拨、持续的关节绞锁、股四头肌萎缩等。

盘状半月板患者发生撕裂以前,多与常人无异,没有任何不适,少数患者可在屈膝等活动时发现膝关节有弹响,多数患者是在膝关节受伤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时发的

临床诊断

关节镜:作为盘状半月板诊断的金标准。

半月板的骨科查体常用:过伸过屈试验和旋转挤压试验(麦氏征)前者确定半月板损伤是在前角还是后角,后者可具体查出半月板损伤的部分,现在临床最常用的还是MRI诊断。

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主要依据:

①矢状面上层厚4~5mm连续扫描,有3层或3层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②冠状面上半月板体部的中间层面即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宽度>15mm或板/台比值>20%,即冠状位半月板最小横径与胫骨平台最大横径的比值

③矢状面上前后角不对称性显著增大;冠状面像上盘状半月板中部宽度显著增宽,与同侧胫骨关节面宽度的比率(板/胫比率)超过50%,板/胫比率在51%-75%间为小盘状半月板,>75%的为大盘状半月板,有些小盘状半月板的环较小,呈小“C”或小“O”形改变。

治疗方案

盘状半月板未撕裂前,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不主张手术切除。撕裂以后,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治愈,只能关节镜手术治疗。

常规的切开手术不但切开长、损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而且只能将整个半月板全部切除,如今关节镜已经很普及,再选择这样的手术非常不值得!

关节镜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整个盘状半月板的形态、撕裂的部位及程度,也能够做出精准的相应处理。

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真正的微创手术切口,术后疤痕小,符合美观的要求。

2.诊断更明确手术更精细安全性高,手术效果,较传统切开手术明显好。

3.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通常第二天就可以行走和生活自理。

4.住院时间短,平均3到5天。

5.医疗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医生满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lcs/166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