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已经开始啦!冬病夏治,扶阳固本~三伏天艾灸可以调理身体的亚健康赶走疾病,还可以排毒美颜总之三伏天艾灸:排湿!排寒!排毒!必重灸之!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渊源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灸疗”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年三伏天施灸具体时间伏前灸:年6月12日~7月11日 初伏10天: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天: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10天:年8月11日~8月20日 伏后加强灸:年8月21日~8月31日 三伏灸赶走各类病症三伏天“灸疗”,可解决各类身体问题: 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等。 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等。 肠胃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 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等。 三伏灸的好处三伏灸第一大好处 三伏灸解暑,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三伏灸第二大好处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说,古大德医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灸第三大好处 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三伏灸第四大好处 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推荐几个常用要穴推荐几个常用要穴,可在家中灸。 灸法:直接灸或隔姜灸3~7壮;温和灸10-20分钟。 祛湿排寒: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益肾助阳:肾俞穴 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 ?取穴:肾俞穴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双指宽处。 ?功效:益肾助阳,纳气利水。主治腰痛,骨病;耳聋,耳鸣,视物昏花;遗尿,小便不利,水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咳嗽,气喘。 健脾和胃: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距髌骨前缘一横指 ?取穴:站立弯腰,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主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胀鸣,泄泻,痢疾,便秘,乏力,膝关节疼痛等。 药王孙思邈,他的养生妙方就是“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他极重视灸法。艾灸足三里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对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呼吸和消化系统均有良性调整作用。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男性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补养肝血:血海穴 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 ?取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功效:此穴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每天上午的9~11点,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可艾灸或直接进行按揉。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宜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放松腰背:委中穴 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取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 ?功效: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平时艾灸或按压这个穴位,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防病、又能强健身心,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