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时,评委们拿出五个瓜,让参赛者分别对瓜的重量、皮厚、糖度、黑籽白籽比例和瓜的综合评价进行打分,最终朱林杰以误差最小获得那届的第一名 “决不放过一个孬瓜,也不冤枉一只好瓜” “这个西瓜有点儿熟过头了,里面肯定有裂缝,西瓜籽旁边也起沙了 ”听到朱林杰这么说,工作人员将这只次瓜切开一看,果然和他说的一模一样 在2009年上海市 沪上优秀验瓜师凤毛麟角 “十大西瓜品质鉴定师”评选的擂台上,时年27岁的朱林杰“一战成名” 东方网8月6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这个瓜水分太多,糖度不够 ”“这个瓜熟过头了,黑籽旁边肯定起沙了 今年31岁的朱林杰说,他目前还没有收徒,但他非常想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人 “验瓜师的比赛停了3年,明年或许再办膝盖囊肿手术一届 ” 2009年,朱林杰获得了“上海市西瓜品质鉴定师资格证”,在这张资格证的背后,就有这样一句颇具趣味的话事实上,目前本市只有10位持证上岗的验瓜师,在西瓜上市高峰时“供不应求” 在西瓜上市的高峰期,朱林杰一天要检验上万只西瓜 晚报王浩然现场图片 诀窍是什么?朱林杰告诉记者,主要是“一看二摸三听”一看,一个好瓜纹路要清晰,且皮色不能太淡,太淡就是日照不够,还不够熟二摸,西瓜“屁股”如果凹进去,就说明果肉有空心部分,西瓜“头”如果凸出来,说明紧皮,水分多,但糖度就会不够三听,用手指关节在西瓜上轻弹两下,好瓜声音清脆,但太过清脆就是熟过头了,如果声音闷闷的,就是不甜的紧皮瓜 “2009年第一次办比赛时,报名的人非常多,但手指关节长囊肿达标者很少,即使是前十名之间差距也很大 ”在南汇8424西瓜基地,验瓜师朱林杰穿行在满地的西瓜中,手指轻弹两下,就挑出不达标的西瓜在西瓜上市的高峰期,朱林杰一天要检验上万只西瓜,早已练出一双“火眼金睛”而在上海,持证上岗的“上海市西瓜品质鉴定师”仅有 作为一名验瓜师,朱林杰负责的是正宗南汇8424的收购检验现在是南汇8424第二茬上市期,数量已经逐渐减少然而每天从早上西瓜采摘下来开始,朱林杰仍然至少要鉴别两千只瓜,而在5、6月的高峰期,数量则要达到一万只 “现在准确率可以达到七八成,但偶尔也有失误的时候 不过,别看要检验的西瓜多,朱林杰可不敢马虎,因为每箱从他手中挑选而出的西瓜,都会贴上质检员的标签,要是被消费者发现是次瓜,他就半月板损伤得“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让西瓜尽快到市民餐桌上,两千只瓜的检验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半至两小时内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的西瓜都堆在空地上,尽管上方有凉棚遮挡日光,但依旧暑气难挡朱林杰弯腰验瓜,工人们在忙着剪藤、装箱,不一会儿人人都是汗流浃背 ”此后一直没再举办比赛,使得沪上的持证验瓜师止步于10人朱龙舟坦言,验瓜是门真功夫,要专心摸索两三年才能入门,但由于工种具有季节性,不少合作社不愿意花力气培养 上百只外表差不多的西瓜放在眼前,哪些是成熟度刚刚好的,哪些是皮太薄容易裂或熟过头的西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看得头晕,但这是朱林杰的看家本领验瓜师仅凭眼观、耳闻、触感,就判断口感、糖分、成熟度,甚至精确到瓜皮的厚度,瓜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籽是白籽多还是黑籽多,边缘糖度和中心糖度是多少 投诉少了,手上的老茧多了验瓜这么多年,朱林杰右手食指和中指上的老茧越来越厚,“每个瓜都要弹一弹,时间一长,手指的皮肤出茧子了,有时候弹到一半,发现皮磨破了 “一看二摸三听”是诀窍 ” 昨天上午,记者一走入南汇8424西瓜基地,就看到朱林杰弯腰在西瓜堆中穿行,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弯曲,轻轻弹击每一只西瓜,只需要清脆的两声“嘭嘭”,就能判断这只西瓜的品质如果声音有异则拿出来再掂一掂、敲一敲 日弹万瓜手指皮也磨破 10位 “要保证南汇8424西瓜的品质,一定要有验瓜师来把关”上海瓜果行业协会秘书长朱龙舟说,“西瓜鉴定”已在种植户中推广好多年,并希望通过田头经验不断培养验瓜师队伍,然而好的验膝盖疼是怎么回事瓜师目前仍凤毛麟角 ”朱林杰笑着表示,当市民投诉时,他就得上门去道歉,还得赔瓜钱这几年下来,他鉴瓜的失误率也在日渐下降合作社本来还有一个售后服务部门,现在因为几乎没有投诉,所以这个部门也撤掉了 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