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并脚直立时,由于骨盆比两只脚宽度之和还要宽,两只脚要向内收才能并住。因此上半身的重力不是经过股骨内侧向下传递。在行走,单足直立支撑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下肢直立时,膝关节在前后肌肉的牵拉下保持伸直状态。上部身体的重力经股骨头沿股骨干垂直下传至股骨外髁。 行走时,膝关节有一个先屈后伸的过程。前移腿在髂腰肌作用下,下肢屈髋,股骨下端上抬前移,膝关节放松弯曲,小腿下垂轻轻后摆。身体重心在支撑腿作用下前移。脚离地悬空。小腿后摆结束后在股四头肌牵拉下前摆,脚触地。 前移腿触地伸直时,身体先向外倾斜,股骨外髁承重支撑,股骨內髁与胫骨內髁间距离增宽,关节内髁缘距离最大,关节囊内壁被牵拉。然后身体向内倾斜,拉开间距的股骨內髁砸落向胫骨內髁。股骨两髁同时承重支撑身体,膝伸直。这个过程几乎是瞬间完成。侧向的关节晃动,是行走的生理需要,不是所谓的膝关节不稳定。 这种情况发生在青年,虽然股骨內髁对胫骨內髁有反复的砸压。年轻人由于有关节表面很厚的软骨和半月板软骨的缓冲,不会有很大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虽有疼痛,在X片上不会有骨的变化。 中老年人则不然。由于中老年人,体质衰老,膝周组织脆性增加,行走时在两腿反复交替的过程中,膝内侧壁反复牵拉,超过极限时,则出现轻微撕裂损伤和伤处周围水肿。经过多年砸压,关节面软骨和半月板软骨损伤殆尽。基本形成股骨內髁和胫骨內髁骨之间的砸压。 早期是骨的水肿和坏死,经年则形成骨瘢痕堆积(所谓骨质增生)。在X片上表现是关节间隙狭窄和关节内缘骨赘生。由于骨内没有神经,并不会引起疼痛。由骨水肿引起骨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关节囊壁牵拉损伤水肿,是膝内侧疼痛的原因。关节软骨损伤、坏死、液化以及滑膜水肿、渗出,是关节积液的原因。 为什么骨赘不引起疼痛?一、骨组织内没有神经,不会有疼痛感觉。 二、骨赘生后,一直存在不会消失。而膝关节疼痛不是一直疼痛。 三、一般膝关节不活动不会有疼痛,活动引起形态变化的是软组织,不是骨。 综上所述,膝关节疼痛原因有两个,一是关节囊壁损伤。包括关节囊、韧带和筋膜。二是关节积液对关节囊壁挤压的胀痛。两个原因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换言之,关节囊壁形态的改变,才是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膝关节疼痛的治疗:40年科研成果,成就疼痛诊疗领先地位 引起慢性疼痛的原因不外乎两大类,一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二是神经本身的病变。从年开始,王福根教授就开始了在疼痛学研究领域的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对临床疼痛与治痛的外围机制做了深入探索,创立了涵盖38种脊柱与关节整复手法、银质针导热疗法及超选择药物灌注介入疗法为一体的“CCT导热介入技术”,它具有强大抗炎、促进新生组织再生作用,适应于各种无菌性炎症所致的软组织疼痛疾病,能够深入病变软组织,增强软组织血液循环,增加局部供血、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肌细胞生长,在治疗严重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股骨头缺血坏死和强直性脊柱炎等方面贡献突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