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委中穴的准确位置:在我们弯曲腿部时,膝关节的背面也就是凹陷处,最里端的正中点。委中穴对我们的腰酸背痛治疗效果非常好。委中穴自助按摩法,两腿上的委中穴各按五十次,站起来以后,就能感觉非常轻松了,压力就完全消失掉了。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膀胱经是人体的垃圾站,对于膀胱经,我们用泄的手法来泄除体内的风寒,湿,燥火等毒素,当泄完膀胱经您会发现小便的气味和颜色都有变化,证明您身体的毒素在往外代谢,而膀胱是人体最长的经络,它贯穿头,背,足,调理膀胱经能很快的改善腰背痛紧的现象。 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②腹痛,急性吐泻。 ③小便不利,遗尿。 ④丹毒。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主治腰痛: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 主治便血: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俗话说“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腰酸背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亚健康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发作时不妨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状就会缓解。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刺激委中穴可用于治疗腰脊强痛、股膝挛痛、风湿痹痛、小便不利以及头痛身热、呕吐泄泻、咽喉疼痛等病症。 按摩的具体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 此外,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除委中穴外,承山穴和昆仑穴也是治疗腰背疼痛的常用穴位,进行正确地按摩,也能很好地解除腰背的酸痛。 小贴士: 委中穴Wěizhōng(BL40),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之合穴。别名:腘中,郄中,血郄。委中穴,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又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故《针灸大成》称为血郄。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1、“委中穴”,“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委中穴”。 2、“腘中穴”,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故名“腘中穴”。3、“郄中穴”,“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穴”。4、“血郄穴”,“血”,指委中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5、膀胱经合穴,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故为膀胱经合穴。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