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时间:2016-1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损伤、撕裂、断裂会引起膝关节松弛,长期可致肌肉萎缩、半月板损伤甚至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交叉韧带断裂超过6周即属于陈旧性损伤,韧带通常已在关节液里溶解吸收了,所以ACL损伤之后需要进行外科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才能恢复其功能。而除了手术成功与否之外,术后康复训练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的功能恢复程度。

术后康复训练流程1术后1-2周

术后1周内处于炎症反应期,应以减轻关节疼痛、消除下肢肿胀、避免关节积液、减少肌肉萎缩为主要目标。术后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弯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指导下摆放于舒适体位,24小时后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

术后1-2天可每2小时加压冷敷一次,每次15min,或超短波治疗(10min次,1次/日)也可得到缓解。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训练完成后均应即刻进行加压冷敷。注意严禁抬小腿动作,以防止影响重建韧带的稳定性。

(1)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次/日。

(3)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放于枕头上,用力下压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次/日。

膝关节支具应锁定在0度伸直位。拆线后可开始推髌骨,向上、下、内、外四个方向各推动1次,1次达到髌骨的活动范围并维持lO秒钟,每日1次,连续推3天即可,推完后即刻冷敷10分钟。

术后第3天开始被动+主动屈腿练习。双手抱住膝上10cm处将大腿向上抬起,足跟贴着床面逐渐主动向后滑动,然后被动伸直,膝屈曲角度从15、30、45、60、75度每日递增,每日2次,每次坚持1-2分钟。

2术后2-4周

这一阶段的康复训练应以加强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加强腿部肌肉力量为主,以便为下地行走等等日常生活的功能打好基础。训练内容包括踝泵、滑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夹球、腘绳肌训练等。

术后第2周应用生物反馈仪指导进行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然后再独立练习6组,每组10个,每个用最大力收缩10秒、休息10秒。连续5天后患者可脱离生物反馈仪自行练习,以后每周监测1次肌力。

第3周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在膝上10cm处加沙袋并逐渐增加沙袋重量进行渐进抗阻训练,每天3组,每组10个,每个lO秒、休息2秒。

3周后在双拐、支具保护下进行足尖着地部分负重下地行走,并增加患腿负重能力,应可达到负重25%-50%的体重,至4周逐渐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膝屈曲活动角度继续加大到90度,维持至术后4周。

逐渐调整支具由0°-70°范围屈伸,并每3-5天加大角度,第3周调整支具至0°—°范围屈伸,第4周调整支具至°。如调整后行走及负重时关节不稳明显,则减小回调整前角度。

3术后5-6周

开始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可训练抬小腿动作,增加重建韧带的应力,并适当进行步态训练。

训练时身体靠墙、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足尖翘起站立,每个维持10秒,每次10个,每天5组;身体逐渐下滑,使膝屈曲角度每日递增,并逐渐加大屈膝角度至第6周达到-°,注意小腿要与墙面保持平行。

第5周脱1只拐行走,满6周后可脱双拐完全负重行走,并开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4术后6-8周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滑板、直腿抬高、夹球、腘绳肌训练、抬小腿、功率车、步态训练、单腿站立训练、静蹲和本体感觉训练等。训练患者带支具完全负重行走,强化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5术后8-12周

主动屈伸膝角度应达到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康复训练仍以增加肌力和稳定性为主,继续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可增加慢跑训练、蹬踏练习和更多专项运动能力训练,如有条件可进行各项功能测试,为下阶段日常生活及正常运动提供客观的依据。

6术后12-20周

术后半年内,患者重建的新韧带还不够坚固,腿部肌肉的力量通常也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因此所有练习和运动都必须循序渐进,不得冒进。这一阶段的主要康复目标在于进一步强化腿部肌力和关节稳定性,同时逐渐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让新建的前交叉韧带能承受各种活动产生的应力,全面恢复患者日常生活。

这一阶段可进行膝绕环练习、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等。后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70%1RM(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

必要时患者可佩戴护膝以进行保护,术后半年应可进行轻体力劳动,无骨性关节炎者9个月后可进行较重体力劳动或对抗性体育活动。

7术后半年-1年

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抬高臀部练习

受伤膝关节屈曲约90°承载负荷,另一条腿伸直并维持6秒钟,缓慢放下,可用以训练膝关节四周肌肉和臀部肌肉。

2、无负荷屈膝练习

膝关节向前超出脚尖,保持双侧臀部同一水平位置,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和体重来确定负荷量,动作应缓慢有控制,且有意识的练习患肢。

3、负荷屈膝练习

开始负重可能较困难,可使用双手拉住横杆减轻体重负荷,随后力量慢慢增强,利用自身体重下蹲,最后可在肩上增加重量来加大负荷。注意练习时膝关节要超出脚尖,保持双侧臀部同一水平位置,防止重心向前。可先对着镜子练习,以检查膝关节和自己重心的位置。

4、单膝屈曲—弓箭步

开始时身体可小幅度下降,然后逐渐增加下降的深度和时间,同样需要注意保持双侧臀部在同一水平位置,但动作可有直线上下或有一定角度的一侧偏出,但需控制好身体。

5、下台阶练习

使患侧腿站立,缓慢用健侧腿迈下台阶,开始时台阶不应太高,逐渐增加屈膝的角度。

6、上台阶练习

使用健侧腿站立,缓慢用患腿迈上台阶,膝关节要超过脚尖,避免抬高臀部。开始时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支撑或拽住横杠减轻身体负荷。

7、提踵练习

踮脚,利用脚趾站立,双腿的负荷应相等。开始时可以借助物体支撑或辅助,逐渐独立完成,并增加负荷。

8、腘绳肌肉练习,站立伸髋

用健侧腿站立,前拉患侧腿到髋关节伸直为止,然后缓慢返回原来的位置。

9、腘绳肌肉练习,坐位屈膝

双腿或患侧腿练习,如上图缓慢沿着箭头方向在膝关节允许的范围内屈膝,逐渐增加屈膝的角度。

10、蹬腿练习

双腿或患侧腿练习,开始时采用较轻的重量,并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练习,膝关节要注意尽量控制稳定性。

11、神经肌肉训练

单脚站在平衡板或平衡垫上,使膝关节超出脚趾,将重心放在站立的腿上,尽可能保持稳定,坚持15-20秒。可用手握球或闭眼来增加练习的难度。

12、皮筋(弹力绳)练习

用患侧腿站立,健侧腿往返摆动,施加轻微阻力。分别向不同方向做练习,用站在平衡板上或闭眼来增加练习的难度。

本期编辑:June

本文系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白殿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yfbf/1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