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以往到了秋天,天气会非常干燥,而今年总是秋雨绵绵,一场场秋雨让我们感觉一下从夏天到了冬天。而秋冬最怕的就是阴冷,那种透骨的冷,让人无所适从。而人体最怕的就是湿邪。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而”。形容的就是是人体内的湿气过重,会让人的精神都无法提起,从而影响人的机体运行。 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 1、身体沉重——通常我们会觉得发困、身体发沉、没精神。 2、身体阴冷——我们会觉得四肢发凉、面色灰暗、发青、发紫。 3、身体发霉——各种皮肤病多发。 4、身体长菌——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感染。 5、身体腐烂——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 6、身体血管变细——动脉硬化,各脏器缺血、功能低下。 7、身体经络不通畅——长囊肿、长肿瘤了。 寒湿从哪来? 一、肩颈部的“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颈椎,肩颈酸痛沉,肩周炎,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导致其它不良影响。 二、前胸的“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三、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例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就像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 同一个道理,如果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四、腰部的“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五、脚底的“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下肢怕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找找身上的祛湿穴 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 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 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剑突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我们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5-10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10分钟。 阴陵泉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10分钟以上即可。 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它是最有效的去除人体湿气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阳气,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解除湿气,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很多人点按这个穴位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就是因为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按揉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这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天气骤变,气温寒冷,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防寒保暖,防止寒邪侵袭我们的身体。平时我们就要注意锻炼身体,多晒晒太阳、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调理。除了平时按摩以上穴位外,不妨可以试试中医其他治疗方法来调理身体。 1、推经络利用经络学说的原理对人体的经络进行疏通,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2、艾灸:可以温经通络,去寒除湿。 3、走罐: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王晓丽 门诊时间: 星期二、四(酒仙桥)8:00-17:00 星期三、五、七(酒仙桥)14:00-20:00 星期六(海运仓)7:30-12:00 推荐阅读1、钮老讲解过敏良方“过敏煎” 2、睡眠,乃养生第一要药 3、国医专家解答腰痛小问题 4、如何防腰痛,练练壮腰功 5、现代养子九法:健康的宝宝养成记 6、“熊猫眼”出没,你肾虚了? 7、国医明星教你如何减轻体内压力 8、早早判断:婴幼儿的气质与性格 9、少年近视诊疗医生:孩子几岁看书才适宜 10、耳鸣、头晕?小心颈椎病作祟! 11、秋季口腔溃疡该怎么办 什么是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养生汤排骨汤的做法大全煲汤就这么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