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盘状半月板

时间:2016-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指半月板的形态异常,较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尤其是在体部呈盘状因而得名,外侧盘状半月板多于内侧,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3%~5%。发病原因至今不明。

一、致病机理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骨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二、MR分型

肥角型、板型和楔型,肥角型示前后角肥大,而中间较薄;板型则比较均一;楔形半月板表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的斜坡状。三者的易损伤度依次递减。

三、盘状半月板的特点

半月板外侧三分之一的血管较丰富,而中间三分之一仅有很少的毛细血管,内侧为无血区。盘状半月板比正常半月板大,中间血供更为不足,自然更容易受到损伤。而且,正常半月板具有卷曲、收缩的变形能力,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可适应性微动,而盘状半月板中间肥厚的部分缺乏韧带的制导,无法随股骨髁的运动而相应形变,导致应力集中、滑液敷布不均,从而诱发关节内损伤。同时,外侧盘状半月板往往合并有膝关节骨性及肌肉、韧带等处的异常改变,更易诱导盘状半月板出现问题。另外,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盘状半月板失去了正常半月板所具有的径向和环形纤维的规则排列,更没有纵向排列的纤维,其纤维排列杂乱无序,同时内部有许多均质的胶原结构,这些导致它不能很好地完成负荷的传递和转化,更易在承受负荷时,尤其在膝关节运动不协调时突然撕裂。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的老化,也将诱使盘状半月板患者更易发生半月板损伤。

四、查体方法及意义

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

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McMurray)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五、治疗

盘状半月板未损伤前,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在出现损伤后,则切除损伤区及多余区时,一般宜适当地保留半月板边沿,以免膝关节上下软骨直接接触,更早地引起关节退变。有的患者在切除盘状半月板及损伤区保留边沿区后,能慢慢恢复成正常形状半月板,仍能完全正常运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yyzn/5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