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的四大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时间:2014-6-11来源:不详作者:佚名 点击:

  一、瘤样病损:包括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组织细胞增生症、纤维异样增殖症(单骨、多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

  二、骨囊肿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为4~20岁,多见于5~15岁儿童。好发于股骨颈、股骨上端和肱骨上端。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向骨干方向移动。

  2. 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因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就诊,X线摄片才发现此病。

  3. 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或骨干部位有椭圆形溶骨破坏,边界清楚,其周围可见薄层硬化带,骨皮质可有轻度膨胀变薄。

  三、骨囊肿诊断标准:

  1.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2. 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疼痛和压痛,病理性骨折可为最早症状和体征,或经X线摄片发现病变。

  3. 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透明阴影,病变局限,与正常骨质间有明显界线,骨皮质膨胀变薄。

  4. 病理检查可确诊。

  四、骨囊肿治疗方法:

  1. 骨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刮除、植骨,术中需彻底刮除纤维包膜,以防复发。

  2. 合并病理性骨折者,有时骨囊肿可自行愈合。若骨折愈合后,仍残留囊肿,则应做手术。

  3. 对于儿童患者,可试用甲泼尼龙注入骨囊肿腔内。注射量40~200mg,按囊肿的大小和儿童的年龄而定。牛皮癣咨询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dff/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