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应吃什么 http://m.39.net/pf/a_7743297.html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于使用频率高和承重力度大的原因,膝关节也是疾病好发区。当蹲下站起来的时候,膝盖关节发出“咔啦咔啦”的弹响,或者膝盖伸直或弯曲都受阻,甚至疼痛时,首先要想到的是半月板出问题了,放任不管的话,出问题的半月板会在关节内形成干扰,影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时间久了甚至会继发骨性关节炎。 1什么是半月板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纤维软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呈O形,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C形,为游离状态。 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简单来讲,半月板就是膝关节里面的“软骨垫”,它就像是汽车的“减震装置”,能缓冲震荡,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 2造成半月板损伤的因素(1)细菌侵袭 机器在运转的时候需要润滑油,而我们人体在活动的时候同样需要润滑液——关节液,以减少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 但是当细菌、真菌或者病毒侵体时,会导致炎症,关节液就会变质,进而损伤软骨。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炎症,不仅破坏力强,抗药性也很强,几周时间就会对软骨造成很大伤害。 (2)运动过度 运动超过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造成膝关节压力过大。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广场舞、手提重物还有上下楼梯或经常爬山。尤其中老年人的半月板已经发生退行性病变,硬度和弹性都降低,更容易损伤半月板。 建议:运动要适量,运动幅度不宜过于激烈。运动前要先舒展四肢,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因反应迟钝、活动协调性差而造成半月板损伤。 3如何自测半月板是否损伤(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4半月板损伤的理疗方法(1)锻炼股四头肌 关节有“交锁”情况时,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 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利用家中的墙面练习,背墙一脚距离站立,随后让背部靠墙,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呈60-90°,坚持3秒后缓慢直起。 (2)按摩摩穴位 平时多按揉髌骨上两寸的两个穴位:梁丘穴、血海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对改善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明显。 建议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2-3次。 (3)营养补充 胶原蛋白 软骨中约50%是胶原蛋白,对保持软骨正常活动具有基础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些牛蹄筋、鱼皮等食物,以获取胶原蛋白,但这些食物脂肪含量较高,不宜多吃。 抗氧化物质 适当的摄入抗氧化物质能减少氧化自由基对人体的攻击,减少炎症的发生,也就减少了膝关节的损伤。多摄取含花青素、维生素A、维生素E、多酚类等营养素的物质,如苹果、蓝莓、绿茶等。 5红茴香疗法治疗损伤急性水肿期出血渗出较多,肿胀疼痛明显,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行关节穿刺,将积血积液抽出,肿胀疼痛即可大部分消除。抽液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72h内局部制动,防止积液渗出。急性期过后即可进行红茴香治疗。 治疗取穴:阿是穴、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足三里、委中、腰3/4夹脊穴或气海俞。并嘱锻炼股四头肌。髌骨周围压痛点、内外膝眼横刺透穴,足三里不宜深刺,下有腓深神经通过。 配方:红茴香注射液2-4ml,或红茴香止痛液(红茴香注射液2ml+利多卡因1-2ml+生理盐水1-2ml)。 注射药量:阿是穴红茴香注射液1-4ml,其他穴位0.5-1ml。每次从中选2-5个穴,隔日1次,6次为1疗程。 ●容易混淆的颈椎病和肩周炎如何区分 ●如何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知道这几点痛风也能放心吃肉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