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优良率高,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康复训练在于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不主张术后立即进行过度的物理疗法或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剧烈锻炼,因过度负荷容易导致关节肿胀和僵硬,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可鼓励他们在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尽快的恢复这些活动,相信这是最好康复方法。 方法分术前指导及术后训练两部分。 1.术前指导 首先应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以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 其次患者坐于床上,进行患肢的直腿抬高运动及踝关节抗阻背屈运动,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每天重复2~3次。 另外,患者要学习如何使用拐杖行走,为术后执杖行走作准备。 2.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 此期的目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症状,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a.手术当天,维持关节功能位,夜间行膝后腾空伸直位,并保持足高髋低舒适体位。视病患状况协助下床站立及教导使用助行器;使用助行器下床如厕(必要时可延至第二天再下床)。 b.术后第2~7天,患肢做肌四头肌静力性收缩。 c.患肢助力下做直腿抬高运动,并要求通过逐渐有腾空滞留时间。 d.做患侧踝关节的背屈运动,使该关节保持90°。 e.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给予患肢在无痛状态下的被动运动,起始角度为0°,终止角度为30°,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连续使用6~12小时,在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但对不使用CPM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床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床边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床上侧身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必要时应采用医生被动活动。下床站立下蹲锻炼,此项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术后第2周 重点加强患侧肢体不负重状态下的主动运动,改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 a.患膝在无痛范围内,由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有节律的来回松动关节。 b.患者坐于床上,以臀部为定点,患侧脚下放置滑板,并以其为动点,自主完成a的内容。 c.进一步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患者尽量自主抬高患肢并保持高度,并不能有助力的帮助。 d.鼓励病人下床,并在膝托的保护下行走。 e.CPM机使用角度增大至90°~°。 术后第3周 继续主动直腿抬高运动巩固以往训练效果,恢复患肢负重能力,加强行走步态训练,训练患者平衡能力,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a.解除膝托后,为了解患者平衡能力,可让患者站立,治疗师前后推搡患者,注意患者是否能维持自身平衡。 b.患者利用拐杖练习行走,当其在心理及生理上能承受时,脱离拐杖在平行杠内行走。 c.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伸直膝关节做外展运动,踝关节呈90°,在此基础上做前后摆动练习,治疗师在反方向的施加阻力,患者需克服阻力。 d.Maitland手法第Ⅳ级。 e.卧俯位,主动弯曲患膝关节,也可由治疗师帮助完成。 f.在股四头肌训练器作用下,弯曲膝关节。 g.在跑步器上进行行走训练,病人目视前方抬头挺胸,臀部不能翘起。 h.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蹬车动作,坐垫由最高开始。 i.患者在此星期内尽量独立完成穿裤、袜等日常生活动作。 术后第4周~3个月 重点进一步加强提高第3周的效果,增加患肢活动范围及负重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a.可在轻度倾斜坡面上,独立行走。 b.独立完成穿鞋、袜、裤等日常生活之动作。 c.除了弯膝功能训练之外,还得注意伸膝的功能训练,如坐位压腿等。 d.上下楼梯活动,早期主要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撑,患肢以下负重到部分负重,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待病人适应后脱离拐杖。 3.训练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膝不适为宜。如果在康复过程中,及时门诊或其他途径及时联系咨询专科医师 4.注意事项 每日训练前询问患者情况,有无局部不适,以了解运动量的大小,并注意浮髌试验的结果,如浮髌试验阳性则抽液减压。 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注意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过多剧烈运动,不要做剧烈的跳跃和急停急转运动。以尽可能地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术后4天可下地,但一定要有他人帮助,必要时佩带膝关节支具。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最好在术后6周后下地负重行走。建议最好在行走平稳后再骑自行车。 赶快来成为我们的会员,回复“会员”最新的会员福利等着您! 成为会员的方法: 1、扫描下面的治愈白癜风费用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