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疼痛科经过近一年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各种疼痛治疗手段齐全的科室。该科室已成功做了多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消融术,成功运用神经阻滞、臭氧注射疗法治愈多例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各种关节痛。又成功运用针刀加臭氧注射治疗多例腱鞘囊肿,均获得明显好转或治愈。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粘液的良性肿块。其发病原因不明,主要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变或慢性劳损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腕背部、腕掌部、肘部或足背部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的囊性肿块,质硬,有弹性,基底固定,有压痛。发生于手腕部腱鞘囊肿症状一般较明显,发病部位会有轻微酸痛感,囊肿增大变硬会产生压痛感,严重者出现腕部无力、放射痛,甚至出现功能障碍。 典型病例赏析: 旺某,男50岁,以“左手腕部疼痛10余年”为主诉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腕部疼痛,左手腕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进行性加重,劳累时明显,5年前行“腱鞘囊肿切除术”,半年后复发,为进一步诊疗,今来我科。查体:左手腕背侧、掌侧多发囊性肿块,腕掌桡侧大小约3×3×3cm3,腕背侧两个,大小均约1×1×1cm3,呈半球形,表面光滑,推之不移,位置固定,压之囊性感,无波动感,边界清楚。左手X线片未见骨关节异常改变。诊断:左手腕多发腱鞘囊肿。治疗:小针刀+臭氧注射疗法。操作方法: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严格无菌操作,取Ⅰ型4号针刀在囊肿最高点垂直皮肤进针刀,严格按四部规程进针,针刀达皮下后继续进针刺破囊壁底部,再退针刀刺破囊壁四周后退出针刀,挤出黄白色黏条状分泌物,再于囊壁内注射臭氧10ml,然后强力压迫囊壁,使之闭塞,压迫2分钟,再次消毒施术部位,创可贴覆盖局部。其余两个囊肿操作同上。经第一次治疗后,患者3日后复诊,诉手腕疼痛明显减轻,囊肿明显缩小,遂以上述方法坚持治疗3次后症状消失,未触及明显囊肿,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本病例患者腕掌侧腱鞘囊肿恰长在桡动脉下,跨过桡动脉两侧,操作中需特别小心,以免刺破桡动脉及桡神经,这需要坚实的解剖学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医院疼痛科成功运动小针刀加臭氧注射疗法治愈本病,使本科室的疼痛治疗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韩森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