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病例脚踝外伤后超声新发现

时间:2018-5-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先看一则由超声发现的病例:

患者女,51岁,6个月前因左踝外伤后左前胫部及足背肿胀疼痛前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左外踝无痛性肿胀,第1脚趾伸展无力,第1和第2脚趾间感觉麻木。

超声检查发现,于腓深神经内探及一大小约7×11mm囊状无回声区,并向外挤压神经束(图A)。囊肿越过腓骨向外侧延伸,并与踝关节发出的神经节相连。在该囊状延伸区中发现有一个细小管样结构,考虑为关节神经分支(图B)。根据声像图特征,考虑诊断为腓深神经内腱鞘囊肿。

图A为增大的腓深神经,其内有一囊状结构将神经束挤至周围;ATA:胫前动脉;DPN:具有神经内腱鞘囊肿的腓深神经;F:腓骨;EDL:趾长伸肌;EHL:拇长伸肌

图B为腓深神经内有一管状结构连接踝关节处神经节;ATA:胫前动脉;DPN:具有神经内腱鞘囊肿的腓深神经;F:腓骨;EHL:拇长伸肌

图C为对该神经内腱鞘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

行超声引导下神经内腱鞘囊肿细针穿刺(图C),经实验室检查穿刺液关节液。关节神经分支使用干针疗法(DryNeedling,是指不使用任何药物或注射用水,而只是应用注射器针头对激痛点进行针刺的方法)防止神经鞘囊肿的再充填。一周后患者症状消失,但3个月后腱鞘囊肿复发,遂行手术切除,目前患者症状消失。

这则病例发表在年第1期JUltrasoundMed杂志上,是由来自奥地利的Sillat学者等人报道。作者指出,像本例中因外伤引起的腓深神经内腱鞘囊肿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临床症状称为前跗管综合征。

前跗管综合征较少见,以腓深神经在伸肌支持带水平受压为特征,直接外伤、重复性机械性刺激以及神经受压是最常见原因。神经内腱鞘囊肿是造成周围神经卡压的潜在因素,虽然导致该腱鞘囊肿的病理机制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起源于临近关节的神经节,然后沿细小的关节神经分支延伸。

超声通常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并可协助治疗。作者认为,神经内腱鞘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比手术治疗更安全,创伤更小,可减轻甚至消除神经压迫,并对交通关节支进行干针疗法使复发率最小化,可作为初始治疗选择。

学术主编:刘德泉

责任编辑:高瑞秋

点击阅读原文,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dff/103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