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助手超声引导下的坐骨神经阻滞腘

时间:2019-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坐骨神经阻滞

概述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它支配了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的大部分感觉。

坐骨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联合应用,用于膝部及髋部手术;或单独应用于小腿及踝关节手术。

坐骨神经阻滞穿刺点有前路法和经臀肌入路法两种。其中前路法坐骨神经阻滞适用于因疼痛、创伤、外固定装置干扰或者其他问题不能侧卧的患者,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一般选用凸阵(2-8MHZ)探头。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前路法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仰卧位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大腿近段内侧

平面内/平面外:平面内

神经图像:三角形高回声区,在股二头肌(BFM)和半腱肌(STM)外侧

穿刺针尺寸:-mm

局部用量:20-30ml

1.患者仰卧位,大腿外旋。

2.探头置于腹股沟约8cm处。

3.寻找神经的重要标志性结构可以帮助识别坐骨神经,包括小转子和股内收肌。

4.坐骨神经位于小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表现为高回声的环形或三角形。

5.采用平面内技术,使用-mm针,从探头内侧穿刺。

6.围绕神经注射局麻药。

(箭头所示为坐骨神经Anterior=前侧ABM=短内收肌AMM=大内收肌BFM=股二头肌F=股骨FA=股动脉FN=股神经SMM=半膜肌STM=半腱肌)

●前路阻滞疼痛较明显,可能需要更多的镇静

●这种方法在相同部位可以进行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对制动和外伤病人非常有利。

●大腿外旋有利于显示坐骨神经。

●这种阻滞联合三合一股神经阻滞或腰丛神经阻滞可以产生充分的止血带效应。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经臀肌入路法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俯卧位

探头位置:臀下皱痕

平面内/平面外:均可选

神经图像:三角形高回声区,在股二头肌(BFM)和半腱肌(STM)外侧

穿刺针尺寸:50-mm

局部用量:20-30ml

1.患者俯卧位,操作的部位在臀部皱痕或其下方,坐骨结节之下。

2.先触诊由臀大肌形成的皮肤皱痕这个巨大的绳索状的肌内群很容易触到,由股二头肌(BFM)和半肌腱(STM)组成。它们都起源于坐骨结节。

3.探头放置在臀下皱痕由BFM和STM组成的肌肉群上。

4.在短轴切面上,由BFM和STM组成的肌肉群表现为低回声结构,其内筋膜成份表现为高回声。坐骨神经位于肌肉群的外侧,显示为卵圆形或三角形的高回声结构。

5.利用平面内技术或平面外技术插入穿刺针。

6.利用神经刺激症状,与传统方法相同。

7.局麻药注射并围绕周围神经扩散。

(箭头所示为坐骨神经Posterior=后侧Lateral=外侧GMa=臀大肌GT=股骨大转子IT=坐骨结节QFM=股方肌)

●如果图像难以显示,可以在腘窝部位识别坐骨神经,再逆行追踪至近端臀下部位

●肥胖人群的臀下坐骨神经更容易显示,因为脂肪是神经的对比物。也就是说,脂肪组织和坐骨神经的分界线产生了一个良好的超声界面,使高回声的神经和低回声的脂肪形成了良好的对比。

●探头加压可以改善图像

●通过臀大肌路径进行阻滞是一种受普遍推崇的方法,因为神经更表浅,图像显示更好,少有穿刺带来的不适感。

腘窝阻滞

概述

腘窝坐骨神经的解剖位置存在较大变异,它在距腘横纹不定的距离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明确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位置关系有利于使坐骨神经的两个分支都被充分阻滞。

我们常用的两种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方法是俯卧位(更常用半侧卧位)下的外侧入路法和后方入路法。值得注意的是,外侧入路法和后方入路法获得的超声图像是一样的。

外侧入路法在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更方便)下完成。在大腿和膝关节的下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探头,可以将患者的足放置在搁脚凳上,或者嘱患者屈膝,助手在床上扶稳足和踝。从大腿的外侧将探头横向应用平面内技术向坐骨神经进针。

后路法常常是腿轻度外展、俯卧位或侧卧位下完成的。应用平面内技术向坐骨神经进针。

腘窝阻滞一般适用于足和踝的手术、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腘窝阻滞一般选用线阵(8-12MHZ)探头。

超声引导下腘窝阻滞操作方法

探头位置:腘窝上方多处

平面内/平面外:均可

神经图像:高回声环状,伴内部低回声光点

穿刺针尺寸:50-mm

局部用量:20-30ml

1.将探头置于腘窝皱痕部位。

2.根据体型不同选择频率,在短轴切面显示腘动脉。

3.胫神经位于腘动脉的内后方,表现为高回声的卵圆形或环形结构,内伴低回声小圆圈。腓总神经表现为腘动脉外侧的高回声环形或卵圆形结构。

4.向近侧移动探头直到看见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交会。腓总神经比胫神经细小。当探头向近侧移动时,腓总神经从屏幕的外侧移向屏幕中间。

5.阻滞神经的位点是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交会处。

6.平面内和平面外技术均可使用。平面内技术的优点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均可见。当利用平面内技术时,从外侧到内侧进针。穿刺注射的结果是使局麻药扩散到坐骨神经周围。

(箭头所示为坐骨神经Posterior=后侧BFM=股二头肌PA=腘动脉PV=腘静脉SMM=半膜肌)

赞赏

长按







































北京哪看白癜风好
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dff/111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