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持弓的细节问题

时间:2021-3-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宋飞持弓,推弓时大拇指下扣(一指节弯曲),拉弓后半弓时拇指基本平放。也就是说,她运弓时拇指一关节是屈伸随时变化的。赵寒阳持弓,拇指基本上是平放在弓杆上,拇指不见屈伸。以上,是我看视频时的观察,不知看的是否准确。大拇指犹如电灯开关,这个地方非常关键,一般不容易察觉出来。前几年,在中国二胡艺术网论坛里,蒋才如老师曾经对大指母有个阐述,老师讲解了他独树一帜的右手持弓学说——“关于左旋转力的运用”以及运弓的要领。右手的母指与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掌心由上向下反转,将弓杆置于食指第二关节之上、母指指面之下(拇指第一关节外抵于弓杆)。此两作用点一上一下反作用于弓杆上,犹如两钉固定与右手即可以此为支点来回运弓,运弓发力时,亦犹如右手向左旋转之力,固称为左旋转力;中指第一关节外靠弓杆,指面贴弓毛根部,指尖略出弓毛,无名指轻靠中指之后,小指自然弯曲。正确的执弓运弓以至于弓杆略高于弓毛,弓杆亦不会磨擦碰撞琴筒。运弓时注意两个九十度的保持:一是弓毛与琴弦之间保持九十度;二是琴皮表面与弓毛和琴弦所在面成垂直九十度。拉弓时大臂依次带动肘、腕、手,推弓时手依次带动腕、肘、大臂。右手的母指与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掌心由上向下反转,将弓杆置于食指第三关节之上、母指指面之下,此两作用点一上一下反作用于弓杆上,犹如两钉固定于右手,即可以此为支点来回运弓,运弓发力时,亦犹如右手向左旋转之力,固称为左旋转力。我感觉这里不能说哪里是固定的轴,因为运弓的过程中,力背是变化的,我理解的这力是来自于母指和食指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向左旋转之力,就象我们用力向左旋转开锁的力!运弓匈牙利女小提琴教育家卡托·哈瓦斯(KatoHavas)说:“错误的运弓可以毁坏世界上最好的左手技术。”这句话的意思足以表明正确的运弓对弓弦乐器(发音)的重要性。二胡演奏中正确的运弓是获得恬美的二胡声音的关键。运弓是变换二胡音色、揭示乐曲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运弓时必须动作协调,手形自然,运行有轨道,走弓要主动。运弓要成一条直线。   运弓是二胡演奏基本功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二胡琴声的长、短、快、慢、轻、重、缓、急乃至抑、扬、顿、挫,很大程度取决于运弓的右手。因此,运弓是变换二胡音色、揭示乐曲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有些初学者对运弓不大注意,以为拉二胡主要靠左手的按指,指按活了,也就能把调子拉出来了,故在他们运弓时大臂紧夹腋下,单纯地用小臂带动弓子左右甩动;有的运弓时甚至小臂、手腕基本僵持,完全由大臂作大幅度的运动,带动弓子在琴筒上作无规律的推拉。这两种形式的运弓都只依赖于右手的局部动作,造成了其它部位的紧张、僵硬,使运弓动作摇晃不定,颤抖不止。即使左手的按弦动作比较熟练,发出的声音仍然会模糊不清。   要使二胡发出优美、统一的声音,运弓的右手必须动作协调,手形自然,运行有轨道,走弓要主动。运弓要平直,弓毛在琴筒上留下的运行痕迹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这时弓毛的擦弦力度与琴弦的振动需要相适应,发音自然圆润流畅,   弓子运行的“一条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以拉弓来说,正确的运弓动作应是;大臂以肩关节为轴,向外作轻微的旋动,肘部略向右前方移动,小臂在大臂的支配下,带动手腕向右作匀速运动。随着弓子的徐徐移动,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的距离逐渐拉宽,手腕逐渐向右凸起,手指也逐渐伸直。这样,右手在各个相连部位的协同动作下,把弓子从弓根平稳地拉到弓尖(靠近持弓点的一端称作“弓根”,与持弓点相对的一端称作“弓尖”)。

  如果接着转向推弓,其运弓程序与拉弓恰好相反。具体动作是:大臂略微向内旋动,肘部稍向左前方平行移动,手腕在大臂和小臂的作用下,牵引着弓子由右至左地匀速移动。随着擦弦点逐渐向持弓点靠近,大臂与小臂构成的角度逐渐变小(右半弓后稳定为直角),手腕逐渐伸直,手指也逐渐弯曲。从表面看,运弓的推、拉动作似乎是手腕与手指的交替屈伸,实际上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腕关节、手腕、手指等的联合动作。协调统一的运弓,并不意味达到了发音的基本要求。采用这种外在的运弓动作,尽管运弓路线是“一条线”,由于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的距离在不断改变,弓毛对琴弦的摩擦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有可能弓根部分的发音浑浊刺耳,弓尖部分的发音轻飘暗淡。所以还要注意从内在的擦弦力度去加以控制,即根据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距离的远近来随时调整弓毛的擦弦力度,擦弦点在向弓尖移动时,逐渐加重擦弦力度,在向弓根靠近时,逐渐减轻擦弦力度。这样,就使得每一拉弓或推弓的发音首尾一致,圆润饱满。

点↓“阅读原文”有更多二胡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dff/136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