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发麻没有劲,肩膀痛得整晚睡不好,各种手腕和胳膊肘的疼痛……碰到了这些不舒服,你能想到可能是周围神经被卡压吗?你听说过“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吗? 肩膀酸痛VS“胸廓出口综合征” 病例 余大妈左颈肩膀酸痛不适已有大半年,睡觉时酸痛尤其明显,怎么摆姿势都不舒服,还觉得左手小手指有点发麻。曾经在外院诊断“肩周炎”,但怎么治疗都不见好转,病痛长期困扰着她。后经朋友介绍她转到了手外科,专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和肌电图等检查,很快确诊为:胸廓出口综合征。明确诊断后再针对性治疗,余大妈的症状很快就好转了。 专家诊断 余大妈所患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属于手外科的常见病,患者往往表现为颈部不适,并向肩肘放射,患肢及手部感觉异常。该病通常是由于过度负重或颈部神经受压导致,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因此在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得生活、工作和心理都受到很大困扰。胸廓出口综合征还只是神经卡压疾病的一种,其他神经卡压疾病还包括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这些都属于手外科非常常见的疾病。 “鸡爪手”VS“肘管综合征” 病例 一位16岁的年轻小伙,主诉手臂和手指发麻疼痛。医生追问病史,发现这个小伙有睡觉爱枕着手肘的习惯。年初开始,小伙子觉得小手指总是发麻、刺痛,一开始没放心上,慢慢地写字和用筷子等动作都开始变得不灵活,抓捏无力,疼痛部位从手肘内侧放射到了环指和小指,导致打篮球等平时喜爱的运动也不能进行了,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就诊。经检查,原来小伙得了“肘管综合征”。 专家诊断 睡眠姿势不当、长时间屈肘可导致肘管内压力增高、弓状韧带肥厚增生,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和磨损,这正是肘管综合征的常见发病原因。练武术、健身房健身、打高尔夫、长期屈肘玩手机等均可诱发该病。一般患者均诉患侧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部分出现患手无力,严重者出现小指展肌及第一骨间肌萎缩,形似鸡爪。病程短则几周,长则数年。所以运动要科学合理、注意防护以避免运动损害。如您运动后出现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无力,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医院专科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手指发麻刺痛VS“腕管综合征” 病例 赵女士退休后在家成了全职主妇,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照顾全家的饮食起居成了她的日常。天气转冷后,赵女士的左手出现皮肤干燥、表皮脱屑、指甲也变得又干又脆。刚开始她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与冬天天气干燥有关,可是,用了各种保湿护肤品也不见效。后来发展到左手拇、食、中三个手指开始麻木、刺痛,甚至有烧灼痛的感觉,到了夜间还被痛醒,刺痛的感觉蔓延到了手指末端。赵女士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赵女士得了“腕管综合征”。 专家诊断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从手臂通往手指的一根神经——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正中神经受压后所“指挥”的三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最先会感到疼痛和麻木。该病起病缓慢,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疼痛而醒来,“甩手”动作后能稍稍缓解。腕管综合征在需要手腕用力、腕部做重复动作的职业中发病率最高,尤其好发中年妇女及长期手工劳动者,如家庭妇女的家务劳动、电脑操作者的频繁敲击动作、厨师翻菜颠勺动作等容易导致;同时,木工、挤乳工、书法家、画家、音乐指挥家,以及提琴手、钢琴师、胡琴演奏家、雕刻家等均易发生腕管综合征。 专家提示:对于腕管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应该养成良好的劳动防护习惯: (1)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 (2)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3)对于已经患该病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如症状缓解,要注意防止复发。要避免长时间手、腕强度较大的活动。 (4)因外伤所致的骨折、脱位病人如有手指麻木、疼痛,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早期大部分都可以给予保守治疗,对于发展到中晚期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感觉和肌力无法恢复。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