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医院检查,拍完片子没什么大问题,结果直接是“关节积液”。医生会建议你“多休息”。 通过休息积液是暂时减少了,但再运动还是会不舒服啊!难道就因为这积液问题,让你离开运动场?从此不再运动? 我们先来说说积液,实际上,关节积液不算是一种疾病,它只是一种临床表现。 事实上,关节本身就存在一定量的“润滑液”,只是正常情况下处于分泌、吸收的动态平衡。 当关节内出现损伤,就会刺激到周围的滑膜,导致滑液的异常分泌,这个动态平衡被打破,就出现影像报告上面说的“关节积液”,如果加上疼痛的不规律性,其诊断很可能为“滑膜炎”。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引起关节的其他损伤。 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现关节积液呢? 三种人,爱运动的年轻人,还有患有退变性关节炎的老年人,以及有膝关节外伤造成关节内部结构损伤的人。 无论是打球、跑步还是健身,都会因为动作模式或力量不平衡,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轻微关节损伤问题,当出现这种不适,去拍个片子,基本结论就是“关节积液”。 再就是关节内出现半月板、韧带等损伤,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如何检查关节积液呢? 一个是影像学检查,也就是核磁共振,一个是手法检查,比如浮髌试验。 我们重点说说如何处理关节积液呢? 首先,如果是急性损伤: 我们需要依据rice原则,采取冰敷,固定,休息抬高等措施。也可以考虑做做理疗,比如超短波理疗。还可以通过踝泵练习加速积液吸收。 踝泵练习 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少运动、多休息。 这是正确的,多休息确实能减轻积液程度,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素质能力的下降,如果年龄比较大,或对运动没有什么需求的话,多休息是比较好的选项。 但是如果你还年轻,想重新捡起运动爱好项目,除了休息外,还是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这种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动作模式的调整 有部分人群是因为下肢力线不正确而导致的 比如有些运动爱好者存在膝内扣的动作模式,在跳跃、奔跑时可能会由于这种内扣而摩擦关节出现轻微损伤,长时间就会引发关节积液的堆积。 针对这部分人群,最好的方式是调整动作模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通过练习可以减少关节摩擦,从而减少积液的出现 推荐动作双腿微蹲 双脚打开,与墙壁保持较短距离,背部保持直立延墙壁下移,腹部、臀部收紧,有控制的缓慢下蹲,膝盖不要内扣。每次2分钟为一组,每天3-5组。 动作进阶为不靠墙壁,躯干依然保持直立缓慢下蹲 注意单脚下蹲时,支撑脚膝盖对准第二脚趾方向,骨盆不要倾斜。 2力量训练 另一部分人是因为膝周围力量不足或不均衡导致的。 比如有些经常跑跳的运动爱好者,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已经相当强壮了,但是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相对较弱,这种肌力不平衡也可能会引起关节运动的改变; 或者大腿的肌肉本来就不足,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膝关节不稳而使关节里面的软组织乱跑,引起摩擦,从而导致积液。 这部分人可能会存在动作模式的问题,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力量不足引起的,对于这部分人,除了调整动作模式之外,针对性的加强膝关节周围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促进积液吸收,随着力量的加强,关节也会更加稳定。 推荐动作靠墙静蹲 单腿背桥 孙医生提醒: 上面只是简单的锻炼措施, 关节积液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更加具体的原因因人而异。 有的人可能伴随关节内半月板、韧带、软骨等问题的出现,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如果您恰好有膝关节的问题,可以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