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总汇

时间:2019-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中医内科学基础

1.中医内科学定义及范围

2.病机与辨证

(1)气血病机与辨证

(2)风寒、燥火病机与辨证

(3)湿、痰、饮病机与辨证

(4)六经病机与辨证

(5)卫、气、营、血病机与辨证

Devil脏腑病机与辨证

要求:在全面领会中医内科学对病机分析及辨证方法之整体系统性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脏腑病机及辨证”。

3.内科治则与治法

(1)治疗原则

正治与反治

标本缓急

脏腑补泻

扶正祛邪

三因制宜

(2)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理气法理血法消导(散结)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惊)法

重点掌握在治则指导下十二种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适应症、代表方剂及有关禁忌等。

中医内科临床病证

熟悉中医内科常见病证,掌握以下42种病证:

感冒、咳嗽、哮症、喘症、痰饮、血症、胸痹、厥症、郁症、癫狂、痫症、胃痛(吞酸,嘈杂)、泄泻、痢疾、黄疽(萎黄)、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症(尿浊)、消渴、遗精(阳萎)、痹症、痿症、内伤发热、虚劳、肺痈、肺胀、肺痨、汗症(或自汗、盗汗)、心

悸、呕吐、呃逆、便秘、、虫症(蛔厥)、胁痛、积聚、痉症、癃闭、腰

痛、噎膈。

中医外科

1.掌握与中医外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方剂学》、《中药学》。

2.掌握中医外科各病证的概念。

3.掌握中医外科各病证的病因和病机要点。

4.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证、多发病证的辨治原则及各病分型的辨证要点、治疗法则及其选方。

5.掌握中医外科某些病证中危重症的诊治技能。

6.掌握中医外科对常见相关病证的鉴别要点。

7.掌握中医外科常用内服及外用方剂。

8.掌握中医外科常用手术及外治法技能。

9.掌握依据中医外科辨证施治理论对相关学科如内科、皮肤科的有关外科问题进行分析指导。

10.掌握《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中对中医外科辨证施治有指导的论点。

11.熟悉与中医外科诊疗有关的现代医学知识如《西医外科》。

12.掌握医技科室的送检指征、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如X线、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腹部“B超”、纤维内窥镜、彩色多普勒、PVL、冷光、远红外等。

中医妇科

1.掌握与中医妇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方剂学》、《中药学》。特别应掌握女性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治法概要。熟悉历代有代表性的妇科相关著作的重点条文:如《内经》、《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

2.掌握中医妇科常见各病证的概念。

3.掌握中医妇科常见各病证的病因,熟悉掌握其病棚要点。

4.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证分型、辨证要点、鉴别诊断、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方法(内治外治法)选方用药。

5.掌握中医妇科危重症的诊治技能。

6.掌握中医妇科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7.熟悉中医妇科与西医妇科相似疾病的关系。

8.掌握妇科常用方剂。

9.熟悉与妇科学相关的《内经》、《金匮要略》、《青主女科》、《济阴纲目》、《医宗金鉴》、《景岳全书》、《达生篇》、《脉经》等著作的重点条文与内容。

10.熟悉中医妇科有关的现代诊断、治疗等知识及技术。

中医儿科

1.掌握与中医儿科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温病学》。

2.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3.掌握小儿四诊及治疗疾病的特点。

4.掌握中医儿科各病证的概念。

5.掌握中医儿科各病证的病因、病理,熟练掌握各病症的病机要点。

6.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证、多发病证的类证鉴别、辨治原则及各病证分型的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及其选方用药。

7.掌握中医儿科某些病证中危重症的诊治技能。

8.掌握中医儿科学与相关临床学科的有关知识。

9.掌握儿科常用中药、方剂。

10.掌握现代医学有关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知识及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针灸科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基本概念、变化规律及在医学中的应用;脏腑、津液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病因病机、诊法、脏腑辨证及治则的全部内容。

2.掌握针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的全部内容。

3.掌握《针灸学》治疗学内容及临床常见病种的诊断、辨证和治疗。包括脏腑经络证治,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

内科病:中风、眩晕、头痛、面瘫、痹症、腰痛、胁痛、痿症、痛症、癫症、不寐、脏躁、惊悸、感冒、咳喘、胃腹痛、泄泻、痢疾、便秘、水肿等病辨症治疗。

妇科儿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胎位不正,乳少、急惊风、遗尿、疳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辨症治疗。

外科病:风疹、痄腮、乳痛、胸痛、扭伤等……

五官科: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牙痛、咽喉肿痛、近视等辨症治疗。

急症:晕厥、虚脱、高热、抽搐、急痛、出血等辨症治疗。

4.了解与针灸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知识,如《人体解剖学》及各有关疾病的现代医学知识。

骨伤科

1.掌握与中医骨伤科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放射学等。

2.掌握伤科专业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损伤的分类、病因及其辩症诊断。

4.熟悉损伤的病机(损伤与经络、脏腑、气血、皮肉筋骨、津精的关系)。

5.掌握损伤的治疗原则,内治法和外治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掌握中医骨伤科常见损伤(包括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7.掌握骨伤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8.掌握头、胸、腹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9.正确阅读骨折、脱位的X线照片。

10.了解CT在骨伤科中的意义。

附:疾病范围

骨折、脱位、伤筋总论。

上肢骨折: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头骨折、桡尺骨干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腕舟状骨骨折。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问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脱位、跟骨骨折。

躯干骨折: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和脱位、骨盆骨折。

脱位:颓领关节脱位,肩、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囊脱位,髋关节脱位。

组织损伤(伤筋):颈部扭伤、失枕、颈椎病、肩周炎、肘部扭挫伤、肱骨外髁炎、腕部扭挫伤、腱鞘囊肿、桡骨茎突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指问关节扭挫伤、指屈肌腱腱鞘炎、股骨头骨骺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交叉韧带损伤、踝部扭挫伤、跟痛症、腰部扭挫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腰椎椎管狭窄症。

损伤内症:头、胸、腹部损伤。

推拿科

1.掌握推拿的定义、作用、治疗原则及治法。

2.掌握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临床常用检查,熟悉四诊八纲在推拿中的应用。

3.掌握手法的动作要领、要求、作用。

4.掌握推拿特定穴位及十四经穴中常用穴位、主治及常用操作手法。

5.熟悉练功的意义、基本挡势与常用功法。

6.掌握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法操作技能。

7.掌握内科常见病症及手法治疗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症状。

8.了解推拿的起源及发展简史。

附:疾病范围

颓颁关节脱位膝关节扭挫伤

肩关节脱位踝关节扭挫伤

肘关节脱位肩周炎

小儿挠骨小头半脱位颈椎病

髋关节脱位腰部扭挫伤

肩关节扭挫伤腰肌劳损

肘关节扭挫伤腰椎间缸突出症

髋关节扭挫伤胸胁进伤

头痛

失眠

胃脘痛

胃下垂

半身不遂

痛经

乳痈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声门闭合不全

小儿发热

小儿咳嗽

婴幼儿腹泻

小儿疳积

呕吐

腹痛

便秘

夜啼

遗尿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中医眼科

1.掌握与中医眼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

2.掌握中医眼科发展简史、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3.掌握中医眼科各病症的概念。

4.掌握中医眼科各病症的病因,熟练掌握其病机要点。

5.掌握中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症分型和辨症要点、鉴别诊断、辨症施治原则、治疗方法(内治外治法、针灸方法、按摩疗法)、选方用药、护理及预防。

6.掌握中医眼科危重症的诊治技能及急诊处理。

7.掌握中医眼科与相关学科疾病的鉴别诊断。

8.掌握中医眼科疾病与西医相似疾病的关系。

9.掌握中医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10.掌握与中医眼科相关的中医耳鼻喉科、外科、内科、儿科、妇科及传染病学等学科的知识。

11.掌握与中医眼科相关的《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学》的知识。

12.掌握医技科室送检查指征、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如眼眶及眶周X线、CT、磁共振、眼B超、眼电生(ERG、VEP)、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

附:疾病范围

针眼

胎生痰核

椒疮

粟疮

睑弦赤烂

风赤疮痰

舱肿如桃

胎虚如球.

上舱下垂

舱轮振跳

目胎

睑内结石

流泪症

漏睛,漏睛疮

赤脉传睛

胬肉攀睛

暴风客热

天行赤眼

金疳

火疳

自睛青蓝

白涩症

白睛溢气

聚星障

花翳白陷

凝脂翳

黄液上冲

蟹睛症

混睛障

风轮赤豆

赤膜下垂

宿翳

瞳神紧小,瞳神干缺

绿风内障

青风内障

圆翳内障

惊震内障,胎患内障

云雾移睛

暴盲

视瞻昏渺

青盲

高风内障

异物入耳

擅击伤目

真睛破损

化学性眼外伤

电光性眼炎

疳积上目

近视,远视

风牵偏视

突起睛高

目痒

中医耳鼻喉科

1.掌握与中医耳鼻喉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

2.掌握中医耳鼻喉各病症的概念。

3.掌握中医耳鼻喉各病症的病因,熟练掌握其病机要点。

4.掌握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症分型,辨症要点,鉴别诊断,辨症施治原则,治疗方法(内治外治法)针灸方法、按摩手法。选方用药,护理及预防。

5.掌握中医耳鼻喉科危重症的诊治技能。

6.掌握中医耳鼻喉科与相关学科疾病的鉴别诊断。

7.掌握中医耳鼻喉科疾病与西医耳鼻喉相似疾病的关系。

8.掌握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检查方法。

9.掌握与中医耳鼻喉科相关的中医外科、内科、儿科、传染病学等学科的知识。

10.掌握与中医耳鼻喉科相关的《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学》的知识。

11.掌握医技科室送检查指征、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如X线、血流变、声阻抗、纯音测听等。

医学考试者的共同选择

长按红色区域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wo.com/zdff/11043.html
------分隔线----------------------------